养牛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有哪些?
一、概述
养牛过程中,牛只可能会患上多种疾病,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牛只的健康,还会对养殖效益产生负面影响。因此,了解养牛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,对于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养牛过程中的常见疾病
1. 瘤胃酸中毒: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,酮体(乙酰乙酸、丙酮和β-羟丁酸)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。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。
2. 前胃弛缓: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,致使前胃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疾病。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然改变、饲料配合调制不当、饲料品质不良和饮水不洁所引起。
3. 瘤胃积食:瘤胃积食是奶牛的一种急性病,其特征是消化不良,瘤胃中食团积滞、酵解。豆谷类精饲料所致的积食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害,发生脱水和酸中毒、运动失调、虚脱等。
4. 生产瘫痪: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,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。此病主要发生于产后三日内的高产奶牛,多发生在3~6胎。饲料中钙、磷供应及肠道吸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,加上胎儿生长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钙,使血钙浓度急剧下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。
5. 子宫炎:子宫炎是由于牛在分娩时或产后期护理不当(如助产不当),胎衣不下,子宫脱出以及配种时的感染,引起子宫粘膜发炎。脓性卡他性内膜炎是粘膜表层的炎症。
6. 腐蹄病:腐蹄病是奶牛常发的蹄病。饲养管理不当,牛运动不足,是其诱因。患蹄肿大发热,趾间皮肤充血肿胀,创口感染溃烂,并有恶臭的炎症分泌物排出,继而蔓延至蹄冠、蹄后部,亦可侵害腱、韧带、关节,形成化脓性炎症。
三、防治技术
1. 瘤胃酸中毒:治疗原则是迅速纠正酸中毒和补充血糖。可采用静注25%~50%葡萄糖500~1000毫升,每日2次,连用2~3天。也可选丙酸钠、丙二醇或甘油口服。
2. 前胃弛缓:治疗原则是调整瘤胃功能,促进食欲和反刍。可采用禁食1~2天,配合瘤胃按摩。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兴奋瘤胃蠕动(瘤胃兴奋药),防止异常发酵(制酵药),排除病原性内容物(泻下剂),促进食欲及反刍恢复。
3. 瘤胃积食:治疗原则是排除瘤胃内容物,促进瘤胃功能恢复。可采用禁食泻下,灌洗排除瘤胃内容物,配合使用瘤胃兴奋药。增高血液碱储,减少自体酸中毒。
4. 生产瘫痪:治疗原则是迅速补充血钙。可用20%~25%硼酸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毫升,静脉注射。或用10%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,或5%氯化钙500毫升,缓慢静脉注射。使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打气,使乳房内压力增高,减少泌乳以减少体内钙的消耗。
5. 子宫炎:治疗原则是消除炎症,促进子宫复原。先用药液冲洗,然后按摩(通过直肠),尽量排净宫腔内冲洗液,再注入抗菌剂及子宫收缩药。
6. 腐蹄病:治疗原则是清创、抗感染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首先要清除病灶,然后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外敷和内服。加强饲养管理,改善环境卫生条件,定期进行蹄浴。
四、预防措施
1. 加强饲养管理:合理搭配饲料,保证满足各种生产状态下的能量需要。多喂富含醣类饲料及优质青(干)草和多汁饲料。牛群应有适当运动和日光照射。
2.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:定期对牛群进行健康检查,发现疾病及时治疗,防止扩散。
3. 提高环境卫生条件:保持牛舍清洁干燥,定期消毒。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,确保牛只充足饮水。
4. 注重防疫工作:根据当地疫情,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,定期进行疫苗接种。新引进的牛只应进行隔离观察,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。
五、总结
养牛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包括瘤胃酸中毒、前胃弛缓、瘤胃积食、生产瘫痪、子宫炎和腐蹄病等。针对这些疾病,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和预防措施,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